肾脏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
由于疾病信号不明显
常常未引起重视
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就诊
而你知道吗
肾脏病预防最好的办法
就是正确保护好自己的肾
正常人体的肾脏成对存在,左右各一,形如扁豆,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它还利用重吸收功能,为人体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维护酸碱平衡。
此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可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参与红细胞生成、骨骼代谢、血压调节等。
水肿:
慢性肾病,钠排泄障碍,钠水潴留,体内水过多就会出现水肿,这种水肿一般首发组织疏松的部位比如眼睑和面部;此外,严重肾脏病,蛋白从尿中大量丢失,血浆白蛋白低,就会出现低蛋白水肿,这种水肿主要发生在小腿。
尿中有泡沫: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正常肾脏的滤过膜是完整的,只允许小分子的代谢废物排出,大分子的蛋白质是出不来的。但是,肾脏滤过膜受损后,血中的蛋白就会漏到尿中形成蛋白尿。
尿血:
血尿的产生原因和蛋白尿差不多,都表示肾脏的滤过膜受损。
高血压:
肾脏是调节人体血压最重要的器官。肾脏受损后,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高血压。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肾脏受损后,会分泌一种激素叫“肾素”,肾素引起高血压。
血肌酐增高:
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每天产生的量相对恒定,而且绝大部分血肌酐通过肾小球排泄,所以根据血肌酐水平升高推测肾功能下降。
尿量改变:
肾小球排出的水分,99%又被肾小管回吸收,而且夜间分泌的尿液几乎完全被回吸收,所以正常人夜间无尿。但是,当肾小管损伤后,回吸收能力减退,夜尿量增多。常见肾小管慢性损伤的原因有长期高血压导致的高血压性肾脏病,长期服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
尿频、尿急、尿痛:
膀胱中两个输尿管开口和尿道开口是一个三角区,当储存在膀胱内尿达到一定量后刺激膀胱三角就会产生尿意而排尿。但是,如果膀胱内感染,感染分泌物反复刺激三角区也产生频繁的尿意。
脸色苍白,全身乏力: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慢性肾脏病,肾脏分泌的促红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
肾脏缩小:
慢性肾脏病久治不愈,就会出现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如同肝硬化肝脏萎缩一样出现肾萎缩。肾萎缩时肾功能肯定下降了。
骨质疏松、反复骨折:
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必需经过肾脏活化才能产生活性。肾功能受损以后,活性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障碍,而且丢失增多,而且磷排泄障碍,出现一系列钙磷代谢障碍问题。
肾脏疾病的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工作繁忙的白领一族,不少工作习惯都很“伤肾”。
经常加班熬夜。经常熬夜的人想必都知道,第二天起来会非常疲惫,有些人加班时为了提神甚至抽烟,这些都会使肾脏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得不到休息,从而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害。
暴饮暴食。现代人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很多人长期大鱼大肉,而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经常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饮水过少。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
近几年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据此计算,我国约有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要想持续拥有两颗健康的肾脏,主动健康很重要:
(1)远离毒品、香烟和酒精;
(2)适当减少食盐以及调味品的摄入量;
(3)低脂饮食;
(4)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6)谨慎用药,避免小病大治,减少药物肾损伤的风险;
(7)与专科医生共同管理好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避免其损伤肾脏;
(8)对于已经诊断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除以上几条外,还建议其积极参与多学科健康管理,定期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