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是我国的第23个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主题为“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旨在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普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识,主动检测,规范诊疗,消除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危害。
“爆肝加班”“爆肝学习”“爆肝追剧”“爆肝打游戏”,在网络上,很多年轻人都会用“爆肝”指代日日熬夜,大有一种熬到“爆肝”也在所不辞的气势!
但其实肝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它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对体内各种激素的分解、灭活起重要作用。
1、喝酒:如果饮酒过度,脂肪肝是最先出现的征兆,长时间积累就会导致肝“纤维化”,变为酒精性肝病,最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
2、霉变食品:发霉的食物常被霉菌污染,产生有致癌作用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伤害最大,容易诱发肝癌。
3、熬夜:过度劳累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患各种疾病,包括各种肝炎病毒;而长期熬夜则会令肝脏功能紊乱。
4、脾气不好,易愤怒:生活中易怒的人,肝病发病几率可增加一倍。
5、过度劳累:研究证明,过度劳累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包括各种病毒性肝炎;
《中国癌症研究杂志》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仍是最主要原因,分别占53.2%和17%。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吸烟、饮酒和体重超重,在肝癌致病因素中出现上升苗头,占比分别为12.8%、7.9%和11%。
肝炎病毒:如乙肝、丙肝等。炎症会使肝脏持续受到伤害,产生炎症坏死。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容易形成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肥胖:摄入过多热量后,脂肪会在肝部堆积,从而影响肝细胞正常功能,且在其他因素影响下,还会使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导致脂肪性肝炎。
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其成分乙醇会先分解成乙醛,乙醛会导致肝脏出现炎症坏死。长期过量饮酒会对肝脏产生慢性刺激,产生炎症坏死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药物:大部分药物经由肝脏代谢。对药物特别敏感、一次过量服药或长期服药,会对肝脏产生持续刺激,使其产生炎症坏死。
此外,临床发现,不良情绪、少动、久视等是导致肝不好的诱因。
90%的酒精由肝脏分解代谢,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一次过量饮酒相当于发生了一次轻型急性肝炎。而长期过量饮酒对肝脏的伤害则更大,可导致酒精性肝病,即使经过救治,所造成的肝损害也无法逆转,埋下了肝硬化、肝癌的祸根。
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大量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肝脏脂肪合成过多;缺乏运动,造成肥胖,肝内脂肪堆积。所以预防脂肪肝,应控制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如甜食及各种碳水化合物饮料。
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用药,也不要过分迷信和滥用保健品、营养品,避免不必要的肝损伤。因为肝脏是人体的大“代谢库”,任何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都与肝脏息息相关。
黄曲霉素是最强的动物致肝癌剂,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这种毒素耐热,煮沸也难以破坏。
肝脏是一个擅长“忍耐”的器官,当人感觉到不适的时候,肝损伤可能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所以,定期体检很有必要。一是高危人群很有必要;二是对于那些生活习惯不良的人,如熬夜、酗酒、饮食油腻等,这些都会对肝脏日积月累的产生影响。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我们要学会科学可持续地使用肝、保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