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时,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天气变化多端,乍暖还寒。雨水节气后,养生方法应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适当春捂,预防倒春寒。初春天气渐暖,气候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气温波动较大,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锻炼不宜过早。早春仍较为寒冷,不宜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慢跑、爬山和散步等较轻松的运动,运动量以出“微汗”为宜。
心平气和。雨水过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易随风传播,传染病也容易流行。加上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更应保持心态平和舒畅。
健脾祛湿食芡实。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雨会慢慢增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